住得低碳,地球才能更绿。
住得低碳,才能陪伴地球更长时间。
那么
问题来了,
低碳建筑到底是个啥东西?
地震中的低碳建筑还能保护我们吗?
吉小石带您好好了解一下!
某百科告诉我们: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、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,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,提高能效,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。现阶段,企业随着研发的深入,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完善,开展平台轻量化、构件标准化研究,为低层住宅建筑施工改善了作业环境,提升了作业工效,形成系列化快捷建造解决方案,以装配式钢结构方向,房屋结构只需简单搭建,可实现建筑结构保温围护一体化,打造舒适经济、高品质的科技节能百年抗震建筑。装配式钢结构低层建筑在中国日益普及,全国覆盖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。其主要材料是由热镀锌钢带经冷轧技术合成地钢结构龙骨,经过精确地计算加上辅件的支持与结合,起到合理的承载力,同时保温隔音性能也是非常优异,使用寿命比传统房屋要高几倍,基本上以取代传统房屋。Cake House自重比传统房屋要轻,仅为砖混结构房屋的五分之一左右的重量,钢筋混泥土结构房屋的八分之一左右,因此可大大降低基础建造成本,钢结构房屋基础一般采用条形基础就可以了。

为什么地震的时候,装配式钢结构低层建筑的结构更加温软,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安全呢?
目前建筑在抗震方面基本上分为3类。一是耐震结构,二是制震结构, 三是免震结构。① 耐震:抵抗地震力量,以强制刚;房屋晃动非常大,家具倾倒。② 制震:吸收地震力量,来刚吸刚;房屋晃动比较大,家具容易倾倒。③ 免震:躲开地震力量,以柔制刚;房屋几乎不晃动,家具不倾倒。耐震:我们都知道,房子越坚固越好,建筑材料越坚硬,整体结构才能更坚固,这也是耐震结构的主要原理。在早期,建筑人将墙壁和承重柱强化,再加入强度补充材料形成坚固的建筑物来抵抗地震。这种抗震技术属于最普通级别,主要使用在低层建筑中。而随着文明进步和科技发展,以及应用场景的扩大,建筑人将以柔克刚的道理运用到了抗震技术的提升上,发明了制震和免震技术。制震:制震是让建筑物在地震中晃动时,将地震的能量集中在一个地方造成损害,但其他部分不会发生损毁。免震:免震技术的原理也很简单,一般是在建筑物之间加入橡胶弹性垫或摩擦滑动承重座等,把震动的地面隔开,降低振动强度,就如同在房子底下加了一个大弹簧。想必大家已经看出来了,以高度集成的Cake House产品为例,从设计伊始就是为了应对来刚吸刚的情况。Cake House的结构体系有着更优越的抗地震和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,让住户在不可预测的地震自然灾害面前安枕无忧。在相同的抗震设防条件下,传统建筑和装配式钢结构低层建筑的抗震效果原则上应该是相同的,不存在谁比谁更安全,由于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称重构建都是由工厂预制完成的,品质上比现场浇筑更稳定,也更有保障,装配式的优点在于高度集成、工厂化、产业化,相对普通钢筋砼建筑而言,粉尘排放减少。装配式钢结构低层建筑的钢结构构件全部采用高镀锌材质,有效避免钢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锈蚀,维护板材均不受白蚁等虫害的侵蚀,适合在各种地区建造,大幅度降低了维护成本,抗腐蚀能力可达100年。因结构整体性好,可承受1.55KN/m以上的基本雪荷载,可抵御每秒35米以上的飓风。在国家大力倡导实现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”以及发展绿色建筑的今天,对于建筑整体建造技术体系的创新研发,除了必须强化的紧扣标准的抗震防灾安全系数,还能够实现“从劳动密集,到技术密集”低层装配式建筑的新一代住房技术,达到开放式的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、美好人居环境。我们还会继续做好技术创新,不断满足人们对品质优异与充分安全保障建筑的追求,精益求精,正以致远。吉石以道将为营建结构安全、保障有力、质量耐久、人文美感的更多精品建筑而不断奋进。
文字排版:吉石以道
图片来源:吉石以道
图片版权:吉石以道
声明:该文章由吉石以道整理编辑,欢迎转发,任何以吉石以道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须注明原出处。